体育热点

  • Home
  • 看苏超,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竞技魅力

看苏超,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竞技魅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子森、胡玲玲、郭辰昊报道,在中国国家队再次未能在世界杯中脱颖而出之际,“苏超”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迅速走红,成为继“村超”之后备受关注的民间联赛。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对中国职业足球现状的深思:如果各省的足球赛事能够如火如荼地进行,吸引更多地方好手,传承足球文化,那么职业联赛和国家队的人才选取将不再是难题。由此,当我们观察“苏超”时,其实我们在反思的,不仅是足球本身,更是民间体育的热情以及地域文化的共同体现,甚至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之路。

看苏超,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竞技魅力

在“苏超”和“村超”的热潮之下,本周末“苏超”的比赛再次点燃了球迷的激情。6月1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赴淮安市体育中心现场报道淮安队与南京队的对决。尽管当天的气温接近31摄氏度,天气潮湿闷热,仍然有大量身着红色球服的淮安队球迷在比赛开始前三小时便聚集在体育场外,甚至有不少未能买到票的球迷举着应援横幅守在场外。淮安队的球迷贺一曾参加过“苏超”的海选,他希望淮安队能辉煌班师,成为城市骄傲。南京队的球迷程康表示,比赛直到最后时刻才算结束,重在享受比赛的氛围。赛后,他和妻子还计划去淮安的景点游玩,享受美食。

“村超”的全城齐聚与“苏超”的人气爆棚,证明了足球在民间的强大生命力。苏超的参赛队伍来自江苏13个地级市,球员身份多样,涵盖了退役职业球员、个体工商户、维修工等。这一赛事没有天价外援、商业噱头以及职业联赛常见的争议判罚,但却凭借纯粹的比赛氛围和地域认同感点燃了粉丝的热情。许多省份都有自己的城市联赛,但长期以来缺乏关注。以山东的齐鲁超级联赛为例,尽管其开展了十年,却是在“苏超”走红后才开始受到关注。

江苏虽然在职业足球发展体系上有所欠缺,但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足球热土。回顾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的起点,江苏迈特足球俱乐部成为首支职业足球俱乐部,为江苏的球迷基础铺垫了坚实的根基。2008年,江苏队重返顶级联赛,并在2013年夺得超级杯,然而队伍的不幸解散让众多球迷失去了信心。江苏省的中甲球队南通支云、苏州东吴和南京城市均在此期间经历起伏,而“苏超”的火爆则弥补了这种缺失感。

6月14日的比赛正式开场,经过激烈的对抗,南京队的滕帅和淮安队的何健各自打进一球,最终双方以1-1平局收场。比赛现场吸引了26018名球迷,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热情的呐喊和欢呼。尽管大家都渴望胜利,但现场的观众一致觉得能在休息日观看一场纯粹的足球赛是一件值得的事情。与中超的比赛形成鲜明对比,苏超的球员更珍惜在场上的每一分钟,没有假摔和争议之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观赛环境。

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苏超”正成为鼓励地方性体育的良好示范,其所展现出的足球热情也为江苏乃至全国的足球文化带来了积极的引导。在未来,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够创建类似“苏超”的地方性赛事,秉持长期发展的原则,重视青训体系,或许中国足球将走上一条自下而上的良性发展之路。而这一切,都和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息息相关,因为它不仅代表了努力与追求,也象征着怀揣梦想,勇往直前的精神。

发表评论